<tbody id="lq4us"></tbody>

<rp id="lq4us"><object id="lq4us"></object></rp>
    <em id="lq4us"><strike id="lq4us"></strike></em>
  • <dd id="lq4us"></dd>
  • 歡迎來到今日讀法網 -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地  方:

    今日要聞 >> 動態

    首頁 > 今日要聞 > 動態

    微信打擊數字藏品交易,大批公眾號被封禁



    發布時間:2022/4/1 23:14:06   來源:寶媽防騙吧   

    本文來源 |寶媽防騙吧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

    【商業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數字藏品領域再生變故。

    3月30日,界面新聞獲悉,騰訊微信開始大規模封禁數字藏品平臺公眾號。

    據悉,3月29日,微信客戶端中多家與數字藏品相關的公眾號突然被封禁,涉及的平臺超十個,均為中小型數字藏品平臺,騰訊幻核等頭部平臺未受影響。

    據不完全統計,包括Art Meta元藝數、一點數藏、歸藏元宇宙、畫生 Meta、元本空間、神達數藏、One Meta、零號地球、iBox 和諾坊體等公眾號均被封禁。

    據悉,大部分平臺皆被提示為“由用戶投訴并經平臺審核,存在未取得法定許可證件或牌照,發布、傳播或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行為,賬號已被停止使用”。部分平臺的封禁理由是涉嫌欺詐。

    同時,界面新聞獨家獲悉,除直接封禁外,微信官方已向部分數字藏品平臺發送資質審核提醒,要求平臺提供從事相關經營活動的資質證明,提交期限為4月1日,否則也將面臨公眾號封禁風險。

    微信官方發送的函件提醒中寫到,“經平臺檢測,你的公眾號因涉嫌存在NFT數字藏品交易業務,需要你提供NFT數字藏品交易業務資質證明?!?/span>

    界面新聞向微信官方求證,截至目前微信官方未回應。

    這是繼此前微信小程序下架數字藏品平臺后,微信再次對數字藏品領域出手。

    數字藏品的火熱自2021年開始,這個新概念源自區塊鏈技術,可以為數字內容提供稀有性和所有權憑證,在國外更多被稱為“NFT”。而在國內發展時,為削弱NFT的金融屬性,它更多被稱為“數字藏品”。

    隨著NFT在全球火熱,包括螞蟻集團、騰訊、京東等互聯網大廠都紛紛下場,發行自己的數字藏品。

    但大廠涌入的同時,眾多中小型平臺也殺入該領域,微信公眾號和微信社群成為了數字藏品的一個重要陣營。

    但數字藏品的火熱之后也存在監管隱患,最為核心的就是“數字藏品炒作”難題,即數字藏品到底是否能夠交易的取舍。

    本次大規模封禁中,根據微信官方的資質提醒可知,微信檢測的是“NFT數字藏品交易”行為,而不是數字藏品本身。

    而這就是互聯網大廠與中小型平臺的最大區別,目前國內最大的兩家數字藏品平臺分別是螞蟻集團旗下鯨探和騰訊PCG旗下幻核,這兩家平臺都于2021年入局數字藏品,但都未涉及數字藏品交易,僅進行數字藏品發行。

    以鯨探為例,進入2022年,鯨探已開啟數輪打擊數字藏品場外交易和炒作行為,并強調平臺不支持數字藏品交易。僅有限開放轉贈功能,需要用戶實名認證并長期持有。

    但鯨探的嚴厲打擊僅限于鯨探APP本身,而微信的打擊動作則影響大得多。

    由于NFT屬于剛剛流行的新事物,目前國內并無直接監管數字藏品的相關規定。至于微信要求的數字藏品交易資質和牌照,國內也無直接關聯的合規牌照與資質。

    其中一家收到微信官方提醒的數字藝術電商平臺唯一藝術告訴界面新聞,關于國內的數字藏品合規發展問題,該平臺與大量的律所,還有會計師事務所進行溝通后,認為有七個相關的許可證資質需要,目前該平臺已獲得藝術品經營單位備案、區塊鏈信息服務備案、《增值電信業務經營許可證》及ICP備案,且其它相關資質均已在申請。

    如何讓數字藏品的發展得到平臺、藏家、版權方及監管機構的同時認可,是目前這個領域最大的難題。

    網頁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b3aANRPgaTCXTS77a3p-fg

    0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于今日讀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今日讀法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日讀法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非今日讀法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新聞糾錯郵箱:law10086@163.com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今日讀法網聯系,我方將尊重您得意見與建議。

    民生輿情

    暫無

    友情鏈接

    今日讀法網 -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律所聯盟 地方鏈接
    特別推薦
    返回頂部
    久色网站
    <tbody id="lq4us"></tbody>

    <rp id="lq4us"><object id="lq4us"></object></rp>
    <em id="lq4us"><strike id="lq4us"></strike></em>
  • <dd id="lq4us"></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