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body id="lq4us"></tbody>

<rp id="lq4us"><object id="lq4us"></object></rp>
    <em id="lq4us"><strike id="lq4us"></strike></em>
  • <dd id="lq4us"></dd>
  • 歡迎來到今日讀法網 -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地  方:

    輿情監測 >> 行業熱點

    首頁 > 輿情監測 > 行業熱點

    淘寶內測支持微信支付 自我優待壁壘正在被打破



    發布時間:2022/3/31 22:34:59   來源:中國商報網   

    本文來源 |中國商報網

    編輯整理 |今日讀法網

    【商業與法治輿情觀察室 http://www.blaw.org.cn 快訊】

    近日有消息稱,淘寶在小范圍內開啟了對微信支付功能的內測,在支付選項中新增了“微信掃碼支付”和“去微信找朋友幫忙付”兩種模式。對此,淘寶方面未作回應。目前中國商報記者打開淘寶訂單支付頁面時,并未看到微信掃碼付款入口,但可在“找朋友幫忙付”中選擇復制鏈接去微信找朋友幫付款。


                                                 圖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后刪除


    對此,中國國際電子商務中心電子商務首席專家李鳴濤表示,在互聯網反壟斷背景下,淘寶的這一舉措,說明互聯網領域互聯互通又有了新進展。當前在互聯互通推進工作中,自我優待問題更為突出。而淘寶內測支持微信支付的舉動,則是打破互聯網平臺自我優待的一個積極嘗試。

    據悉,互聯網平臺之間相互屏蔽、支付手段不互通等行為屬于自我優待,該行為不僅會抑制市場競爭,降低經濟效率,還會損害消費者權益。一直以來,國家鼓勵互聯網平臺之間建立公平開放的關系,業界也呼吁平臺企業回歸“開放、平等、協作、分享”的互聯網精神,為平臺經濟構建良好創新生態。過去一年里,國家對二選一壟斷行為嚴格處罰,進一步促進市場有序發展。

    淘寶在支付環節嘗試開放其實也是順勢而為。去年,有關部門以實際行動大力推動互聯網領域的互聯互通。去年7月,工信部開展為期半年的互聯網行業專項整治行動,重點整治惡意屏蔽網址鏈接和干擾其他企業產品或服務運行等問題,包括無正當理由限制其他網址鏈接的正常訪問、實施歧視性屏蔽措施等場景。去年9月,工信部再次強調,互聯互通是互聯網行業高質量發展的必然選擇,讓用戶暢通安全使用互聯網也是行業的努力方向。

    在此之后,騰訊阿里之間的互聯互通也取得重大進展。去年11月,微信發布的更新說明顯示,在微信聊天場景中可以直接訪問外部鏈接。同時,在群聊中也試行開放電商外鏈,且將來用戶還可以對外鏈進行自主選擇。這也就是說,在微信中分享淘寶等應用的外鏈無需再使用淘口令,而是可以直接分享鏈接,點擊即可進入淘寶頁面,并用支付寶完成付款。

    互聯網平臺的思維正在轉變。目前,騰訊微信、阿里淘寶等應用相繼向銀聯旗下云閃付App打通條碼支付環節;美團、拼多多等均向主流支付工具全面開放;阿里旗下的餓了么、優酷等應用也接入了微信支付的入口。

    不過,互聯互通的路還很長。支付環節的相通只是互聯網互聯互通的一方面,目前互聯網領域的自我優待與自我保護現象仍較為普遍。除了實施接口封鎖行為或阻斷與競爭對手產品的互操作外,自我優待的行為還包括利用對手數據輔助自營業務決策或限制競爭對手訪問數據,將自身產品優先展示或對競品搜索降級、阻礙競品流通,對自身經營提供特殊的優惠待遇或對競爭對手實施差別化、歧視性待遇等。

    在李鳴濤看來,互聯網平臺的意愿與積極性也還不夠。據介紹,互聯網領域相互屏蔽現象之前比較普遍,既有出于競爭關系和數據利益的考慮,也在一定程度上是對于互聯網流量入口的爭奪。隨著國家對于這類行為整治力度的提升,目前明顯的相互屏蔽行為已大為減少,但出于不同的利益考量,互聯互通的主動性還不夠強,有的平臺意愿不高,手握海量流量的平臺并不是那么積極。

    李鳴濤認為,從長遠看,中心式的互聯網并沒有發揮出最大化的網絡效應,技術的發展最終一定會打破封閉,web3.0、區塊鏈等技術已經展現出潛在的去中心化趨勢?,F有的平臺應更加積極地擁抱開放,一個基于開放的公平競爭環境更有利于聚焦核心價值的提升,封閉只能導致創新停步不前。

    網頁鏈接:https://www.zgswcn.com/article/202203/202203311551201117.html


    0
    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注明稿件來源于今日讀法網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今日讀法網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注明稿件來源:日讀法網,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責任。
    ② 本網未注明稿件來源:非今日讀法網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注明的“稿件來源”,并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對稿件內容有疑議,請及時與我們聯系。
    新聞糾錯郵箱:law10086@163.com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在兩周內速來電或來函與今日讀法網聯系,我方將尊重您得意見與建議。

    民生輿情

    暫無

    友情鏈接

    今日讀法網 - 不忘初心 與法同行 關于我們 聯系我們 律所聯盟 地方鏈接
    特別推薦
    返回頂部
    久色网站
    <tbody id="lq4us"></tbody>

    <rp id="lq4us"><object id="lq4us"></object></rp>
    <em id="lq4us"><strike id="lq4us"></strike></em>
  • <dd id="lq4us"></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