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隨著互聯網在全球范圍內的飛速發展,網絡成為反映社會輿情的主要載體之一。由于網上的信息量十分巨大,僅依靠人工的方法難以應對網上海量信息的收集和處理,此時就需要一款適合企業的輿情監測系統進行輔助,以便于及時應對網絡輿情,由被動防堵,化為主動梳理、引導。
人民日報社所屬的有關機構和企業自2006年起就開始逐步探索網絡輿情研究,并于2008年正式組建人民網輿情監測室(人民日報社網絡中心輿情監測室)。目前,監測室擁有具備輿論傳播學、社會學、經濟學、公共管理學、數理統計學等專業背景的輿情分析研究人員二十多名,并邀請了國務院新聞辦網絡局、人民日報及人民網、中國社科院社會學所、北京大學、清華大學、復旦大學、中國傳媒大學等單位的領導或專家、學者擔任顧問,已初步形成了一套較完整的網絡輿情監測理論體系、工作方法、作業流程和應用技術,可以對傳統媒體網絡版(含中央媒體、地方媒體、市場化媒體、部分海外媒體)、網站新聞跟帖、網絡社區/論壇/BBS、微博客、網絡"意見領袖"的個人博客、網站時評等網絡輿情主要載體進行24小時監測,并進行專業的統計和分析,形成監測分析研究報告等成果。
使用網絡輿情監測系統可以具體做什么?
網絡輿情監控系統通過客服需求,對熱點問題和定點范圍、重點領域比較集中的網站信息進行全天監控,隨時獲取最新的消息和意見。通過輿情監測系統,可以及時了解網絡輿情動態,知道到企業或品牌在網絡輿情中的狀態,便可以提前做好網絡輿情預警,及時處理、應對網絡上關于自己的負面輿論影響,為部門網絡危機公關或品牌形象營銷提供數據依靠。
如何選擇一套適合的輿情監測系統?
需要對輿情監測系統做以下幾個方面的判斷。
1、對網絡內容監測的準確性。
對于內容的判斷是一個關鍵技術,目前的監測系統還不能做到對內容信息的完全自動判斷和處理,在不能保證內容識別百分之百準確率的情況下,為了提高內容識別的準確性,大部分網絡輿情監測系統采取了專業化發展的策略,通過面向特定領域的知識、經驗和基礎數據的積累與不斷更新,逐步建立起輿情監測系統。一個好的輿情監測系統必須有一個持續而專業化的服務保障體系為支撐,而“專用型系統”在此方面會有比較明顯的優勢。
2、網絡內容監測的時效性。
時效性與前面提到的準確性是緊密相關的。如果系統對內容的判斷準確性高,需要的人工干預就少,監測的時效性自然就會有保障。如果系統的時效性低,就不能對網絡突發 輿情進行及時監測和應急處理,而這對危機公關服務是非常關鍵的。
而且時效性高低是網絡輿情檢測系統定價的一個重要基礎,從節約經費的角度出發,客戶還是應當選擇滿足自身業務時效性需求前提下性價比較高的系統和服務,不一定非要求做到“實時監測”。
3、網絡內容監測全面性。
通常情況下,監測系統不會做全網監測,先不說技術上的困難,僅在運營費用和投入上就是中小規模公司難以承受的。部分監測系統會有選擇地進行網絡監測,客戶關注領域的相關網站、排名靠前的大網站、熱點網站是監測的主要對象。
輿情監測對一個企業的發展有著至關重要的影響,所以,選用一款適合企業特點的輿情監測系統是很重要的,要多方面考量和權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