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 | 澎湃新聞
編輯整理 | 今日讀法
作為國家反詐中心的權威發布平臺,官方政務號是公安部認真踐行網上群眾路線,進一步密切聯系群眾、發好公安聲音、推動公安機關媒體深度融合發展的重要舉措。
公安部刑偵局局長、國務院打擊治理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部際聯席會議辦公室主任劉忠義出席啟動儀式。
據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介紹,當前,以電信網絡詐騙為代表的新型網絡違法犯罪持續高發,嚴重侵犯人民群眾財產權利和人身權利,已成為影響人民群眾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突出問題。
經過全國公安機關打擊治理的實踐證明,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是可防性犯罪,宣傳防范是壓降發案的重要手段。為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訓詞精神,國家反詐中心統籌部署各項打擊治理工作,堅持以打開路,打防并舉,并依托互聯網新媒體平臺大力開展反詐宣傳,切實提高人民群眾防騙意識和能力,營造全民反詐的濃厚氛圍。
為進一步打造國家層面反詐宣傳陣地,形成全國聯動的反詐宣傳格局,國家反詐中心在人民日報客戶端、微信視頻號、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五個新媒體平臺上同步開通“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
公安部刑偵局有關負責人表示,當前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形勢仍然嚴峻復雜,案件仍在高位運行,騙術手法翻新極快,隱蔽性更強。
為深刻揭露詐騙分子不斷更新的犯罪手法手段,提高群眾防騙意識和能力,國家反詐中心精心組織創作了系列情景短片,將陸續揭批近期高發的網絡貸款、網絡刷單、“殺豬盤”、冒充客服退款、假冒熟人、冒充“公檢法”、“薦股”、虛假購物、注銷“校園貸”、買賣游戲幣等十大詐騙類型。
(本文轉自防騙大數據:FPData)
“國家反詐中心”官方政務號開通后,將采取民警宣講、警民互動、網絡情景劇、公益宣傳片、抓捕實錄等多種形式,常態化更新宣傳內容,及時發布防騙預警,歡迎廣大群眾踴躍關注。2月1日,國家反詐中心正式入駐人民日報客戶端、微信視頻號、新浪微博、抖音、快手等五家新媒體平臺,開通官方政務號。